このブログを検索:山名などキーワードを入れてください

2025-10-28

2025年10月19日~24日 日本長野縣戶隱飯縄山 高妻山 黒姫山 火打山 妙高山 :繽紛彩色的名峰山旅

二年前に訪れた戸隠高原を、再び台湾山仲間とともに訪れ、日本百名山三座を含む都合五座を登った。今回は、今年四月に行った福島県安達太良山や吾妻山を含む山旅のように単に山頂を目指すのではなく、その麓の特徴ある食事をしたり、歴史文化を楽しむという要素を含んだ山旅である。もちろん山登りがあり、それに付帯した活動という位置づけだ。登った山はタイトルに記したように、北信五岳に数えられている飯縄山と黒姫山、そして高妻山を戸隠高原の宿泊先から日帰り登山、また県をまたがるが火打山と妙高山(北信五岳)を縦走した。これら歩いた場所はすべて妙高戸隠国立公園内になる。

六天的足跡

前回訪問もほぼ同じ時期で、ちょうど紅葉の最盛期であった。そして、この美しい山岳を台湾山仲間とシェアできるように考えたが、去年秋はちょうどイギリス滞在になったので、一年を挟んだ今年の実行となった。戸隠高原は、もちろん冬のスキーシーズンをはじめ、四季折々の良さがある。そうした中で、紅葉期はそうした風景が珍しい台湾の山仲間にとってはよい時期だと思う。

目的地的位置
==========================

從五地藏山俯瞰妙高山(左),黑姬山(中)和飯繩山

筆者兩年前造訪的日本長野縣北部的戶隱高原,此次與十位台灣山友一同再訪、爬了包含三座百名山的共五座名山,欣賞當地文化和滿山的繽紛色彩樹林,也品嘗美食等,做了印象深刻的六天五夜之「山旅」。所謂山旅是指不但爬山而且多花時間在登山口地方,進而了解攀登對象山岳的背景人文歷史等,充分享受原來旅遊帶來的歡樂。今年春天我們去福島縣二本松也在同樣的構想下做了山旅,結果參加山友都很開心快樂。筆者過去日本爬山,主要目的都是登頂,而登山口只是經過點。不過筆者年紀大了體力不如以前,想到規劃以爬山為主題的旅行,如此一來年齡較大的山友都可以輕鬆一起走,也能夠給山友多點機會欣賞日本各地的人文歷史。花多點時間在當地,就增加與當地人接觸的機會,意味著進行彼此的文化交流。除了日本中央的高山山脈和少數例外,日本百名山的山麓有其山峰不可分開的歷史文化背景,這也是構成名山的重要條件。爬百名山,僅登上其頂,可說只爬了名山的一半而已。

從黑姬山觀望高妻山,後方有戶隱山和西岳

位於長野縣北部的戶隱高原,其海拔有1100~1200公尺。夏天涼爽適合於露營等戶外活動,等到冬季下相當多的積雪。利用如此的地理環境,有出名的滑雪場。戶隱高原對日本歷史上也是很重要的意義。就是當地有與日本神話相關的戶隱神社,文件表示1200年前的日本平安時代已存在。神話故事是如下:天上光明的女神天照大神,因其弟子的亂行而生氣躲入山洞裡。世界馬上轉黑暗,因而其他神明決定故意在洞口前集合開宴會。聽到洞外的吵鬧,天照大神窺看外頭,就是此時怪力男神天手力雄命把洞口的岩石移開,世界就回光明了。天手力雄命丟棄的岩石落到地上成為戶隱山。戶隱神社共有五座分社,其中最裡面靠近戶隱山的奧社祭拜天手力雄命。以其社殿的規模和位置上最吸引參拜人的中社則祭拜天八意思兼命。我們在戶隱的第三天徒步走去奧社和中社,也品嘗出名的戶隱蕎麥麵。

火打山

我們共六天的行程中,前四天都住在戶隱山舍。此家是由家庭經營的小型民宿,目前第二代來營運。三代家人都住在同一棟,很有家庭溫馨的風格。我們住宿四天的晚早餐都由山舍提供,每天的菜單不但都不相同而且很有特色的日式或洋式餐食,令我們十分滿足開心。活動方面把宿舍當作基地,每天從此往返行動。從山舍到登山口的交通由此家的車子給我們接送,節省時間也相當方便。最後兩天是縱走式的活動。上午爬到山上的高谷池ヒュッテ山屋,下午往返火打山再過夜。最後一天翻越妙高山下去燕溫泉結束了六天的山旅。我們踏步的山峰地方都屬於妙高戶隱連山國立公園的自然生態優良地區。

@妙高山北峰(最後一天)
------------------------

第一天 10月19日(日)  東京→長野→戶隱中社→飯繩(網)山→瑪瑙山戶隱山舍

從戶隱中舍起步逆時針方向繞一圈

飯繩山 (從黑姬山觀望)
長野站搭8:30開的巴士
除前日自行去長野的三位外,我們八位山友從東京站或上野站搭乘北陸新幹線はくたか(白鷹) 551班次列車前往長野站。車程大約一小時半,8點3分準時抵達長野站,出站走去車站大樓旁的7號公車上車處。星期日的今天去戶隱的遊客不少,已經有排隊長龍,昨天住在長野過野的三位參加山友已在排隊的前方。8點半巴士開走,先繞過長野市街道上的善光寺,再爬起戶隱高原的長上坡路。

戶隱中社起步
遇上黃葉

9:42巴士抵達終點站戶隱中社站。那裡已經有等我們的戶隱山舍接駁車和日本山友T先生。T先生自年輕時起常來戶隱,也是戶隱山舍的常客。他替我們訂房等做了不少幫忙,也將在前四天一起活動。我們把當天登山不需要的行李寄在接駁車,10:08以輕裝往飯繩山起步。到昨晚為止的幾天下雨,幸好已經停止。走通往登山口的產道一段,路旁的落葉樹葉已轉為黃色,讓我們期待山上有更多繽紛色彩葉子。進入山區產道柏油路面轉很濕,10半走到登山口。

往登山口走產道
登山口
落葉地毯

其實我們即將走路的路徑,是筆者兩年前走的逆向路徑。當時下山路上遇到一點雨,今天沒有下雨但土徑面還濕。路面上黏貼著好多黃色落葉,彷彿彩色地毯。走了大約四十分的較寬山徑,飯縄神社之分社就在越來越濃的瀰漫霧中出現。山徑由此陡峭起來,路寬也變窄。再上去大約一小時濃霧漸漸轉稀,路上出現很多大小火山岩石。飯縄山是休息中的火山。12:20走到與一の鳥居上來山徑的叉路口,天空看到藍色方塊。我們走到雲海上了!雲海的遠端有一條很長的山脈漂浮著雲上,就是北阿爾卑斯山脈。在叉路口休息一陣填補肚子。

小神社
爬上陡坡
石塊陡坡

繼續爬石塊山徑
一の鳥居叉路口
繼續上去
20分鐘的休息後,再上去十分鐘,爬到第一個山頂。飯縄山山頂還在前方,這裡則有神社奧宮。與戶隱神社距離不遠,但飯縄神社是另外一所歷史悠久的信仰中心。也有修驗者在此修驗的歷史。歷代出名日本武將祭拜此所神社。冬季積雪相當多的山頂上之神社小屋,當前是水泥構建,裡面供奉神壇。從神社前方看到連綿不斷的上信越(上=上野國=現群馬縣,信=信濃國=現長野縣,越=越後國=現新瀉縣)山峰群漂浮於雲海上。

飯縄神社和雲海
雲海上的山峰群
左遠方看到妙高山

繼續走稜線路,眼前主峰的左遠方看到將在最後一天爬的妙高山。下去最低鞍部再爬回去,13:16走到很寬的飯縄山山頂(海拔1917m)。山頂上有幾位本地山友在休息,我們也坐下來休息一陣。13:45我們起身開始經由瑪瑙山下山。下去一下取左方路徑,右方稜線路則通道靈仙寺山。下去陡峭山徑大約250公尺的落差到鞍部,再爬回100公尺高度,14:51爬到瑪瑙山(海拔1748m)。兩年前筆者由滑雪場斜面爬上來,今天我們則經由另一條支稜上的山徑下去。登上瑪瑙山山頂後,回去一點路到岔路口,由此走起下山路。

飯繩山山頂
岔路口取左下去
下去陡坡
下到鞍部
往瑪瑙山爬回去
@瑪瑙山山頂
回到叉路口,取右下山

周圍又起霧,就是高度降低我們再進入雲霧層裡。走了大約十分鐘,山徑轉大彎,前方的寬廣支稜轉為滑雪坡道。山徑一直走在滑雪坡道上,15:20走到十字叉路口。取左可通到出發點戶隱中社,我們則取右下去。山路的最底部有滑雪纜車站,還有相關房屋。這個季節都沒有開,等到冬季滑雪時期才開。我們走山谷底的山路繼續下山。山谷斜坡上的闊葉樹葉都變色,有紅的有黃的真是繽紛世界,讓山友很開心不停地拍照片。

周圍起霧了
下去滑雪道
滑雪場纜車站
繽紛色彩的山林
戶隱山舍

16:00走到滑雪場下面的停車場,再由小徑走去我們住宿地戶隱山舍,16:15到了山舍門口。進入山舍拿回各自的行李,分配大家的房間。我們共12個人,住進二樓的三間兩人房和兩間三人房。大家洗好澡,18:15集合於一樓食堂用很有特色的山舍晚餐。我們住宿同一家四天,所以天氣不好時可彈性調整活動。不過天氣方面看來比預期的好,所以明天就照計畫去整個行程中最辛苦的爬高妻山。今天我們走了大約11km,費時六小時。總爬升856m下降818m。路線體能指數為23。

洋式兩人房,也有榻榻米的日式房間
一樓食堂用完餐

第二天 10月20日(一) 戶隱山舍→戶隱牧場→一不動→五地藏→高妻山→五地藏→弥勒尾根→戶隱牧場→戶隱山舍

由南邊溪谷路線上,由北邊稜線路下

高妻山 (從黑姬山觀望)
日式早餐
海拔2353m的高妻山被列為深田久弥之百名山之一。一般從戶隱牧場旁的登山口爬起,需要9~10小時才能來回。單日能夠登頂的百名山之中,算是最艱難的山峰之一。所以我們需要很早出發,戶隱山舍配合我們的計畫,5點鐘準備早餐和午餐便當,5:50送我們到戶隱牧場的停車場。





戶隱牧場停車場

日出時間六點多幾分,我們抵達停車場時,還沒完全明亮而且濃霧令人感覺得更暗。在白色濃霧中慢慢走大約十分鐘,來到一不動步道的登山口。兩年前筆者在戶隱山下山的途中,從一不動由此條路徑下來,今天則逆向走上去。進入登山步道沒多久,過第一次溪。從此我們沿著大洞溪而上,也過溪好幾次。水量不多就跳石到對岸。溯溪上去大約半小時,周圍濃霧散開轉明亮,發覺山谷斜面上的樹葉有多色彩。

登山口
第一個過溪

溯溪上去
濃霧散了,看到紅葉

又過溪
緩斜瀑布
從登山口走了大約1小時,我們到了緩斜面瀑布,這裡有鐵鍊。拉著鐵鍊上去。再上去十來分鐘,又遇到拉鐵鍊的大岩壁(帶岩)路段。昨晚再下雨,路面都會濕滑,大家小心通過。腳下的溪水越來越少,7:27爬到冰清水最後水源。從此山徑離開溪谷而陡上去稜線。7:46我們爬到稜線上的一不動叉路口,先在路旁的避難山屋裡休息一下。我們爬升了大約500公尺,不過遙遠路程還等著。

"帶岩"岩壁路段
溪水減少了
"冰清水"水源
一不動叉路口和避難山屋
一不動小石像
高妻山原來也是修驗者來修行的山峰。日本人從古以來將山岳成為神靈棲息的聖域,被稱為山伏的穿著全白衣著之修驗者來山修行,這就是修驗道。其背後有日本原有的山岳信仰神道和外來的佛教結合起來的思想,為得到超越自然的力量而在山中祈禱,體驗再生等做一段時間的修行活動。等到一百多年前的明治時代,政府規定神道與佛教要分離,因此修驗道收到影響,如今修驗道還存在但不如往事盛況。我們剛休息的地方叫做一不動。一代表十為最後目的地高妻山山頂的路徑上之第一個路程關卡,不動就是佛教的不動明王。從叉路口不遠處看到一不動的小神像。




走稜線路

8:00起身往五地藏山走起稜線路。通往五地藏山的稜脊上有幾個小山峰,不過此段路基本上都是上升。走了大約半小時,雲層突然放開藍色天空出現,霧也快速散開了。秋天溫柔陽光射進來,心情馬上開朗起來。沒注意到二釋迦像,但經過三文殊和四普賢,8:56做到五地藏前的平台。休息一下後爬上附近的五地藏山山頂(海拔1998m)。俯瞰早上出發的戶隱牧場的綠地,其後方有昨天爬上的飯繩山。把視線往左轉,巨大山體的黑姬山就在那裡豎起,其左方也看到妙高山。轉色的樹葉點綴著此雄大風景。

三文殊
五地藏山的霧快速解散
背著戶隱山爬坡
霧完全散了

五地藏和前面小平台
指山頂的路標
眺望妙高山(左)和黑姬山
戶隱牧場和飯繩山
彌勒

欣賞大景再走幾分鐘到了六彌勒的叉路口。我們下山時,將由此開始的彌勒新道下山。走高妻山之所以辛苦是因為除山頂遙遠陡峭外,沿途有幾個小山頭要越過。心情上這就令人覺得沮喪很累。9:24走起主稜線路徑。前面的圓錐形高妻山還遙遠。下去一陣又爬回去,最高點有七葯師。又下去越過小山頭,10:00經過八觀音。越過高點後,下去一陣又爬緩坡。10:15我們在路旁休息一下。


高旗山還很遠
背著六彌勒爬回去
七藥師
前進稜線,後方是戶隱山和西岳
八觀音,後方是妙高山
九勢至
10:28經過九勢至,高妻山已經在咫尺距離。越走近坡度越陡,出現拉繩路段。奮鬥大約一小時,終於爬到山頂一角,但走去三角點還有一段距離。經過大小岩石間的路徑,11:27走到十彌陀的青銅鏡,再前進幾分鐘爬到了山頂了。打開戶隱山舍的便當,慢慢進食。天氣變化很快,我們休息的半小時內北方山谷起霧起來了。




越靠近山頂路越陡
攀爬露岩路段
拉繩路段快結束
山頂不遠了
十彌陀,左方小丘就是山頂
山頂合照
戶隱山舍的便當(880圓)
筆者@十彌陀

12:12離開山頂下去往路。拉繩地點要小心下去,13:00經過九勢至,13:10八觀音。天空的雲霧越來越濃,周圍的風景都被濃霧吞噬。13:20終於下起雨來,就穿上雨衣。13:35經過七葯師,13:41回到六彌勒的叉路口。我們從此由另一條彌勒新道下山。路徑很清楚,但很陡峭。下去一陣雨勢變小,周圍的雲霧慢慢散開。最終雨停,天空裡彩虹掛著黑姬山上!

下山路途上,起霧起來了
要越過小山頭,快下起雨來
@六彌勒
雨中下陡坡
落差很大的地點
雨停了,彩虹出現了
下方透過霧看到戶隱牧場

從六彌勒叉路口下來大約半小時,山徑進入以山毛櫸為主的森林裡。在台灣很稀罕的山毛櫸,在日本山林裡是很普遍的樹種。斜角射進來的陽光照著黃色山毛櫸葉子,整個山林就轉為黃金色,讓我們停步欣賞美景。彌勒支稜新道實在不短。14:52走到鞍部,又要爬回一陣上坡。循稜前進的山徑,經過拉繩陡坡,15:50終於到了登山口了。

進入森林區
下去山毛櫸林
@山毛櫸林
下去拉繩陡坡
紅色落葉地毯
ブナ(山毛櫸)仙人

快到登山口了
@登山口
猴群
此登山口離早上起登的登山口不遠。往戶隱牧場停車場走路一下,遇到一群野猴,其中有帶小猴的母猴。大約十隻的猴子每個都胖嘟嘟,在牧場內他們吃的東西應該很多。16:03經過早上的登山口,16:13回到停車場。搭上戶隱山舍的接駁車回宿舍。晚餐是有魚料理的洋式餐,山友分享他買來的日本酒,慢慢享受美食。今天的行程確實不輕鬆,不過走完了之後只是美好回憶了。我們走了大約12km,十小時。總爬升1283m,下降1318m。路線體能指數高達35。

後右方是早上起登的登山口
回到牧場停車場

晚餐(兩道菜和白飯還端上出來)

第三天 10月21日(二)  觀光: 戶隱山舍→戶隱奧社→鏡池→戶隱蕎麥麵店→戶隱中社→(神告溫泉)→戶隱山舍

從戶隱山舍啟程

今天是休息日,利用此時間我們從宿舍徒步去觀光。7點半用洋式早餐,8點半從山舍門口啟程。我們先去戶隱奧社。在路上巧遇曾經一起走過的山友,在離台灣那麼遠的此地遇見很難得。長度1.5公里直線的奧社參道排列樹齡四百年的雙排杉木,既很壯觀也增添神聖的風格。走參道去最裡面的奧社參觀參拜。兩年前筆者從奧社旁的登山口爬上戶隱山。此次不包含行程對象就是因為沿途有很危險的劍の刃渡り路段。很狹窄的岩稜雙邊都是高度200公尺的峭壁,萬一掉下就一定沒命。兩年前我造訪的幾天前有一個日本山友掉下去過世。今年也發生事故,很幸運這位女山友滑落的下面剛好有棵樹,就掛在樹上沒有掉到峭壁底,所以被救出來。

洋式早餐
徒步觀光
秋色步道
奧社參道

@奧社

11點鐘離開奧社,經由林間步道前往鏡池。大約半小時走到鏡池,但可惜戶隱山的上一半在雲層裡,鏡池水面上無法看到戶隱山的倒影。再由步道越過小山丘走去戶隱中社附近的蕎麥麵店。蕎麥本身是幾千年前已經在日本栽培,但其用途在古代只是救荒的緊急糧食。等到三四百年前的江戶時代才流行,如今日本各地有蕎麥麵。戶隱蕎麥麵被稱為日本三大蕎麥麵之一,是全國聞名的品牌。此地有適合生產蕎麥的土壤也有很好的清水等,有優越的條件。用完之後,13:50大家去戶隱中社參拜,就地解散。各自去各自的目的地,筆者和其他四個山友走去附近的神告(神告げ)溫泉泡湯,15點半回到戶隱山舍。晚餐時山友拿出來白天購買的當地日本清酒和燒酒,與大家分享品嘗。

@鏡池

蕎麥麵

中社主殿

當地蕎麥燒酒

第四天 10月22日(三) 戶隱山舍→種池登山口→西新道→黑姬山山頂→西登山道→大橋登山口→戶隱山舍

反時針方向繞一圈
黑姬山 (從高妻山觀望)
日式早餐
今天是戶隱高原的最後一天.要去爬黑姫山。海拔2053m的此座山有個傳說故事。傳說有幾個不同版本,但相同的是如下:昔日黑姫山山麓上的諸侯高梨政盛有個絕世美人的女兒黑姫。棲生於附近湖水的黑龍一見鍾情,想要娶她。牠假裝成青年靠近黑姫,但被識破不是人而被砍傷。黑龍生氣為報仇引起水災。後面說法在版本之間有差異,一個傳說是黑姫懲罰黑龍,另一種說法是黑姫就跟黑龍走等等。基於上述的傳說,此座山得其名。


前方看到黑姬山

位於戶隱高原北端的黑姫山有優雅的山容,被稱為信濃富士。它與其他附近的山峰一樣是座火山、有個破火山口。第一次噴發之後山頂凹進去,後來再噴發形成新山頂。黑姫山有御巢鷹山(海拔2046m),這是第二次噴發形成的山頂(無登山步道),當前被指定為山頂的是其外輪上的最高點。我們的路線是從其南邊的登山口起登,登頂後由另一條路徑下山。



登山口
前進森林裡的緩坡

今天的路程也很長。6點鐘用日式早餐,用完就出發了。戶外氣溫只有3度。搭乘接駁車去36號國道上的登山口,7:00起步。從黑姫山西南端有兩條路徑,一條我們即將上去的西新道,另一條是較長的西登山道,我們將由此條下山。行進於黃色闊葉樹林中的緩坡十幾分鐘來到種池,是沒有流出口的沼澤。傳說昔日遇到旱災時取此池的水拿去戶隱神社祈禱,就會下雨。

種池
古池
再上去幾分鐘來到古池。這是人造池,比種池大幾倍。繞過去古池岸到對面古池出合叉路口,由此進入山徑。環繞山腳十幾分鐘,我們來到小溪澗。小休息後過溪繼續爬升坡度增加的山徑。上去大約四十分鐘,8:49來到新道岔路口。原來有戶隱和關川笹ヶ峰之間的山徑,西登山道是從此條分岐而行進山谷中的登山步道,新西登山道則是直接陡上黑姫山外輪稜脊上的路徑,比前者短一半。

古池另一邊,右方露出的山頭是飯繩山山頂
古池出合叉路口路標樁
環繞山腰而前進
上去闊葉林中的坡道
岔路口就在上面
西新道岔路口
重量訓練種德年輕山友
今天是陰天,但大部分葉子已落掉的森林覺得還明亮。默默地爬升陡坡,突然遇到一個年輕山友下來。他背著很大背包。問他為何揹這麼大的包,他回答說在重量訓練(ボッカ訓練)中。這句讓筆者回憶起自己年輕時也做過類似的山行。再上去又遇到另一個大背包的年輕人。9:26經過しなの木(信濃木)休息處,繼續陡上去。越上去,周圍的樹木越稀少,熊笹(類似台灣箭竹)越多又越高。10:00多我們爬到稜脊上,找無風地點便做小休息。溫度計表示十度。

山毛櫸林中的山徑
另一位年輕山友
しなの木休息處
熊笹中的爬坡,後方看到高妻山
走上稜線了
前進稜線路,左方有御巢鷹山
再走稜線路徑幾分鐘,走出森林來到寬闊展觀點(しらたま平=白玉平)。眼下的戶隱牧場的右方有前天的艱苦高妻山,令我們叫苦的凹凸不平稜線很清楚。在戶隱山和西岳之後連綿不斷的北阿爾卑斯山脈,從穗高岳槍ヶ岳到鹿島槍ヶ岳五龍岳等名峰都看得一清二楚,連立山也出其頭在八峰キレット(低鞍)後方。

白玉平
拉近北阿爾卑斯山脈,山峰容易認出

尋稜前進
循著稜線前進,風景順著演變。第一天登頂的飯繩山進入我們視野裡。再前進信濃町的田野和野尻湖,其後方的班尾山(海拔1382m,北信五岳之一)等東方向風景展開眼前。最遠處上信越山峰群畫分天際線。11:09稜線路一旦下去經過西登山道的叉路口,再爬上去黑姫山山頂。11:23爬到山頂,便休息用便當午餐。從此看到的妙高山已經很近。

飯繩山和信濃町
再前進
看到野尻湖
前方是黑姬山
新舊西登山道岔路口,這裡先直走
往山頂爬上

@黑姬山山頂

妙高山(右)和火打山

戶隱山舍便當
我們在山頂休息半小時,上來一批年輕登山隊伍。他們是高中學生團體。12:10我們開始回程。下去剛才的叉路口,取右陡下去。路面出現不少大石塊,不太好走。12:42走到谷底叉路口,取右通到七つ池,我們則取左前進。走一下出來於峰の大池岸邊,池潭後方豎立著御巢鷹山。爬上シラビソ(類似台灣冷杉)林中的緩坡一陣。越過高點之後山徑一直都是下坡。路面上出現好多火山形成的大石塊,實在不好走也費時。13:38來到驚險的空隙又大又深的石塊區,這裡選好走線很重要以免受傷。

山頂上的風景
下去叉路口
岔路口,取右下去

下去陡坡
路上石塊多
岔路口路標
峰の大池和御巢鷹山
シラビソ林
大岩石區

後方山頂已經搞了
路上火山岩石很多
大岩石區
不好過
路況轉好了
過了石塊區後山徑轉個大彎,路況轉好。路面變寬,坡度也小。T先生說此段曾經是台車道。14:05經過通往笹ヶ峰之叉路口。此路段看起來是廢棄林道,不過路況還好。14:20經過大ダワ濕地沼澤旁,路徑又轉下坡。再下去看到最近被挖的大洞,看來其大小很可能熊為覓食而挖出來的洞。經過路旁被命名人面岩的大石塊,14:45我們回到早上經過的新西登山道岔路口。

平坦好走
笹ヶ峰叉路口路標
過流水泥濘點
大ダワ沼澤
行進人造林
熊挖的洞?
路旁的人面石
回到了早上經過的新舊西登山道叉路口
下去林道
我們繼續下去林道,途中經由捷徑下去,15:30走到大橋登山口。此登山口離早上起步的登山口大約300公尺西側。等一下接駁車來,16點多回到戶隱山舍。此家最後晚餐也相當美味,大家邊喝酒邊品嘗美食的同時,回憶一下四天的山旅。今天的路程有15km,費時8小時半,總爬升1052m下降1044m、路線體能指數31。

捷徑回到林道
繼續下去林道

到了林道登山口

第五天 10月23日(三) 戶隱山舍→笹ヶ峰登山口→富士見平→高谷池ヒュッテ→火打山→高谷池ヒュッテ

到了山屋之後往返火打山
火打山
戸隠小舎門口的氣溫1度
我們向過四個晚上的戶隱山社告別,要去兩天一夜的火打山妙高山縱走行程。用完了洋式早餐,5:50出發。今早氣溫只有一度但天氣晴,可期待美好的山行。我們的車子環繞黑姫山山腳,6:50抵達笹ヶ峰停車場。行政上屬於新瀉縣的笹ヶ峰是很出名優美的高原,也有個牧場,且附近有水庫。

與戶隱山舍的老闆合照@笹ヶ峰停車場
登山口
7:00我們起步,進入停車場旁的登山步道。闊葉樹林中的緩坡步道大部分是木道,路況相當不錯。早晨陽光中的樹林,其黃色樹葉格外呈現黃金色彩,走起來真舒服極了!每公里路旁有里程樁,7:30經過1K。8:03見2K之後就下去溪谷過橋到對岸。由此路徑轉陡坡,不斷地上升高度。沒多久出現叫做十二曲的之字形坡道,在每個彎曲點有個從1到12的標示。我們花了大約二十分鐘8:45走完此段陡坡,上了支稜便休息一下。自過橋到富士見平止的陡坡落差500公尺,我們爬了一半了。我們今明兩天是重裝,所以坡道會更辛苦。

山毛櫸林中的木棧道
走木棧道

過小溪澗
1K路程
林間越來越明亮
過橋
開始陡上

十二曲之1
一直陡上 6/12
走完了十二曲路段12/12
3K里程
經過3K,繼續陡上去支稜上的坡道。爬上陽光照到的路,還是會流汗。 9:22行經有簡易移動式廁所(使用排遺袋)的休憩區,9:38看到4K里程樁。走了一段木道和大石塊區,9:49走到富士見平叉路口,便休息一陣。附近的陰暗處有結冰,看到霜。昨晚氣溫降到零下的。我們已經走完了最陡的路段,由此至高谷池ヒュッテ止的路段基本平坦,想到此就鬆一口氣。



繼續陡上
有階梯路段

簡易廁所
走木棧道
走石塊路段
到了富士見平叉路口
前方是黑澤山
從富士見平山徑行進於黑澤山的西側山腰,不是完全平坦,但上下很少。走了一段,左方的視野展開,對面看到即將攀登的火打山。10:32經過5K里程樁,繼續走山腰路徑,10:54走到今天的住宿點高谷池ヒュッテ山屋。建於高谷池旁的此間山屋,其前身是1930年新建的営林署小屋,後來改建為山屋。目前此間屬於當地妙高市政府,由民間單位代理經營。五年前增建房屋,其容納人數大增了。我們投宿(含晚早餐費用日幣11500圓),把行李放置在每個人的床位,11:45集合於山屋前準備往返火打山山頂。

5K里程,後方是火打山
山屋不遠了
到了高谷池ヒュッテ
換成小背包出發
從山屋到火打山山頂有大約3公里350公尺的落差。我們揹著小背包出發。木棧道環繞高谷池到其北端,就爬起小丘。繼續前進木棧道,眼前展開天狗の庭濕地。濕地的對面豎立著火打山。環繞濕地,12:22停下來就在路旁用午餐。午餐是戶隱山舍的,不過不是便當而是飯糰。

高谷池和背後的火打山

前進木棧道
天狗の庭濕原
午餐飯糰
7K里程
用完午餐,12:40我們往山頂爬起土徑。馬上看了7K里程樁,山徑上了寬稜。稜脊上樹木很少,視野相當廣。爬上大約十分鐘,看得到右(東北)方風景,發現我們看到日本海。海岸線旁是上越市平地。再上去就認得出三天前觀望我們目前地點的高妻山。其左方有妙高山的黑體就在高谷池後方。兩座山的中間,認得出黑姬山。多麼的雄大的風景!

看到日本海!
妙高山、高谷池、黑姬山和高妻山都在眼簾裡
繼續爬升
ライチョウ平
13:11經過ライチョウ平(雷鳥平)、如果運氣好能遇見雷鳥。牠起霧時出來機率高,如此的晴天下很少出來。繼續爬上去,看到曬不到太陽的角落還留著很厚的霜。爬完最後陡坡,13:50抵達寬大的山頂(海拔2462m)。不愧是百名山,平日的今天都有幾個山友在山頂。山頂是360度無阻的展望台。北方有日本海,西方有明顯圓錐形的燒山,其左方遠處有後立山山脈的北段山峰。轉眼就看到我們已經爬過的高妻山,明天將登頂的妙高山。我們運氣真好能夠遇到這麼好的大景。

經過ハイマツ(偃松)隧道
8K里程,路旁還留著霜
最後的努力
火打山山頂
北方糸魚川方向和日本海
東方妙高山方向
俯瞰天狗の庭和高谷池
還在噴煙的活火山燒山和左後方的後立山山脈
山頂上的筆者
在山頂上不知不覺中過了半小時。我們要下山了。14:26離開山頂,由原路下去。14:44經過8K里程樁,14:52ライチョウ平。15:11降到天狗の庭濕地,回頭看我們剛才登頂的火打山已經很高。走了最後幾百公尺,15:51回到山屋。先回去二樓的自己床位休息,等到17:40下去一樓食堂用晚餐。20:00熄燈後就就寢。今天走了大約11.5km,費時(不含中午在山屋時間但含其他休息)共8小時10分鐘。總爬升1277m,下降478m,路線體能指數31。
這裡是豪雪地帶,樹木生長受影響

高谷池ヒュッテ
增建房屋內的食堂

二樓寢室(舊房屋)

暮色的火打山
山屋晚餐


第六最後一天 10月24日(五) 高谷池ヒュッテ→黑池ヒュッテ→大倉乗越→妙高山北峰→妙高山→天狗堂→稱明瀑布→燕溫泉→關山→長野→東京

往東縱走
妙高山 (從高旗山觀望)
山屋早餐
我們今天需要回東京,因此必須趕上登山口燕溫泉16:20開的巴士。用完5:30的早餐,我們6:10就起步。海拔2100公尺的山屋戶外,比昨日的戶隱山舍寒冷多,氣溫應該是零下。穿著手套還感覺手指有點麻。從山屋走一下,我們在岔路口取右慢慢爬上去茶臼岳。在叉路口回頭看,昨日登頂的火打山剛好反射紅色晨光。高度落差只有50公尺左右,我們踏木棧道和土徑,大約半小時越過茶臼岳山頂(海拔2171m)。在刺眼的晨光下下去黑池。黑池後方屏風般的三田原山~大倉山稜線上面露出妙高山山頂。

早晨的高谷池和火打山
由此前往黑池
下霜的土面
也有木棧道

上了稜線
經過茶臼岳
往黑池下坡
下坡路上看黑池和妙高山,前方是三田原山,右方黑姬山
木梯下大落差
路上有厚霜
快到黑池
休業中的黒池ヒュッテ
7:09走到黑池ヒュッテ,此家山屋已經緊閉所有的門窗戶不營業,等到明年7月1日才開。其實我們過夜的高谷池山屋也到月底就結束今年的營業。冬季豪雪即將來臨此地。在山屋旁休息一下後,我們往大倉乘越(越嶺鞍部)爬起上坡。陽光照不到的這面山徑旁下霜下得很厚。爬坡二十幾分爬到鞍部,眼前出現巨大銅鐘般的妙高山在逆光中豎立著。從此我們走山腰路慢慢下去妙高山腳下的長助池分岐叉路口。下去最後過溪、8:30到了岔路口。爬長坡前休息一下。

往大倉乘越爬坡
落差有點大
大倉乘越
逆光中的妙高山
大倉乘越,背後是火打山
山腰路前段由陡坡
繼續有山腰路

下來了不少高度
妙高山還很高
長助池分岐
一開始就陡上
我們整個行程中最後的上坡路有450公尺左右的落差。山徑部分是陡坡,也有攀爬大石塊的地點。不過透過落葉樹枝看到高度的確在升高,驅使我們繼續爬升。9:52終於上了稜線上,看到稜脊另一邊的大景更鼓勵我們。10:05爬到台地似的妙高山北峰山頂(海拔2446m)。山頂地面上的霜已經融化,使得地面很泥濘不好走。很廣的山頂上有很多奇岩,爬上去奇岩上觀望大景。北峰山頂上的時間過得很快,半小時後我們前往咫尺間的妙高山(主峰)山頂(海拔2454m)。主峰山頂則是一塊大石頭,沒有北峰寬大。從此山頂看到我們幾天走過的所有山峰,遇到如此的大景,頓時忘掉了過去幾天的艱苦。





繼續陡上,後方山越來越低
看到山頂

山頂不遠了
爬到稜線了
妙高山北峰
北阿爾卑斯山脈和火打山
上越市方向,看到日本海
妙高高原方向
妙高山山頂,右遠方有高妻山
筆者@妙高山
雖然剩下的路徑都是下坡,但要下降1350公尺的高度,5公里的路程,而且部分路段不太好走。11:00我們依依不捨地下起山徑。直到2260公尺高的九合目,要走岩石拉鐵鍊路段。過了岩石路段,坡度還不減,一直陡下去。12:04經過光善寺池(海拔2070m)的短暫平坦路段,再陡下去五分走到天狗堂叉路口。回頭仰望,妙高山已經很高了。我們在此休息填補肚子。

岩石路段

小心下去
鐵鍊路段

落掉葉子的岳樺樹
階梯坡道

光善寺池
天狗堂叉路口
妙高山已經很高了

一直陡下來的稜線路到此為止,離開稜脊下去胸突き八丁陡坡(坡路太陡會摸到胸的意思)。12:47經過五合目(1800m),13:16下到流白色溫泉水的小溪(1590m)。過溪繼續下去左岸。13:20看到麻平和燕溫泉的叉路口,我沒查看地圖就選燕溫泉方向下去,過了一陣發現原來計畫的路徑不同。於是回去走一下往麻平的山徑,但路況不怎麼好,又決定由直接通往燕溫泉的北地獄谷路徑繼續下去。

下去胸突き八丁陡坡
五合目
下去谷底

落葉上有霜都不溶化
白色溪水
麻平/燕溫泉叉路口

再過溪到右岸
下去北地獄谷
稱明瀑布

13:58下來溪邊,後方峭壁上掛著稱明瀑布。附近是溫泉源頭,路徑收到時常維護,路況轉很好。下去一下又有另一座光明瀑布,從此角度看過去,上下有兩座瀑布真是壯觀。14:05看到小屋也有取溫泉水的設施,小屋旁的石碑表示赤倉温泉源湯。走到此地,只剩一點多公里,我們邊走邊慢慢欣賞秋季紅葉的山景。14:29山徑結束銜接產道。緩緩下去十多分鐘,抵達燕溫泉街道。巴士站在溫泉街的最下端。開往關山火車站的下一班車16:20才有,各自附近消遣。我們幾個山友去巴士站旁的溫泉旅館泡湯。今天的路程有大約10公里,含休息8小時40分鐘。總爬升675m,下降1669m,路線體能指數26。

上下兩段瀑布
溫泉源頭小屋
妙高山和稱明瀑布
谷底很深
向妙高山告別
走產道下去
燕溫泉
燕溫泉巴士站
電車來了@關山站

下山的巴士16:30才來。我們搭上小巴士(車費500圓)下去關山站。車程大約20分鐘。下一班開往長野是17:14分,在車站購買票(1200圓)搭上準時來的電車。原來此條鐵路是JR篠ノ井線,但從下一站妙高高原站以北的部分早已轉成民營鐵路。我們剛搭上的列車開到妙高高原站為止,所以我們轉乘另一班列車去長野。最後含我在內的三個山友搭乘18:58開的559班次かがやき(光輝)號新幹線列車回上野(車費8130圓)。其餘的山友搭乘開往東京站的新幹線列車,當晚去到機場第二天凌晨回台灣了。

----------------------------------

戶隱古道海報@戶隱山舍

日本的登山文化,現代的體育登山流行普及前,不是為獵物伐木等生活上的需求而爬山,就是為宗教信仰去爬山。後者的爬山型態,如今不那麼普遍,但有些地方還保持傳統。不論現在是否有傳統活動還在,很多山岳有其歷史人文背景。去日本爬山,如果能夠挪出來多點時間,衷心建議做「山旅」。觀察我帶去走的山友之反應,相信山旅會給讀者更深的印象和滿足。

最後幾句:十幾年前我偶爾帶領慢集團的行程,有一次行程時山友給我幾個山岳徽章。徽章是日本山岳的,就是我們這次造訪的五座山峰(+燒山)和高谷池ヒュッテ山屋(如此篇頭部相片)。我不得不覺一種因緣。這也是我規劃此次活動的一個動機。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