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涼爽的清涼崙上仰望小觀音山西峰和清風崙(右) |
六月も半ばに入り、台北はすっかり夏模様だ。梅雨も終わり、気温も35度を超えるような日が出てきている。これからは、台北郊外の山は暑くて大変な時期だ。標高が高い中級山や高山を目指す時期であるが、沢沿いの道を歩くのもまだそこそこ大丈夫だ。そんなことで、
10年ほど前に歩いた茄苳坑古道を登り、山を越えた反対側の
大屯溪古道を下った。沢沿いは勿論だが、沢を離れて密生するヤタケの間を登るときも、強い風が吹き抜け、全体として涼しい中の登山ができた。二つの古道ともに当ブログで、すでに日本語でも英語でも記述しているので、今回は中国語で記述する。
|
小觀音山西北峰上眺望菜頭崙(最左)、小觀音山北北峰、北峰和主峰 |
---------------------
筆者在十年前很積極地進入陽明山系中面向新北市三芝區的山域,走光了當地的幾條古道和山峰。當時以單獨清理小觀音山的山徑而出名的吉祥哥開通了密生箭竹中的幾條小徑,造福予好多山友。如今走進小觀音山的山友增加了不少,引起陽明山公園的注意,其管控自然保護區方面也明顯地加強了。盡管如此,大自然環境還在,這些路徑也暢通。
|
由茄苳坑古道入山下大屯溪古道 |
與大屯溪古道相比,從小觀音山到竹子山止的稜脊北面流域之溪谷路線,也許是因為進出交通不那麼方面便的緣故,較少人走。其中沿著八連溪支流的茄苳坑溪而行進的茄苳坑採金古道是有歷史遺址的有趣古道。在1920年代金瓜石九份的採金量創新紀錄的時際,屬於相同火山地帶的大屯山腳下掀起一股尋金熱。人們進來此溪谷,試探金脈的存在。據說當時發現溪谷裡的孤魂骨灰,人們把它埋葬之後立起「仙靈塚」小石碑。最終沒有挖到金脈,告失敗而結束。不過當時的遺址還在溪谷中,成為台灣歷史的見證。
|
第一號金孔和遠處的瀑布和平台 |
以竿尾崙稜脊相隔的大屯溪古道本來就是較熱門路線。沿著有名的三板橋之上游而走的路段被稱為大屯溪古道。路途上過好多次溪流,最終可爬到小觀音山的稜線上。沿途有古時將大菁浸泡製成藍澱的
菁礐池遺址。在清治末期台灣北部山區的藍染材料生產很熱絡,大量出口到國外去。
|
@茄苳坑古道平台 |
我們從三芝青山路上的茄苳坑古道口進入,爬到稜線上後由小觀音山西北峰下去大屯溪古道。本會幾年前造訪過小觀音山西北峰。當時天氣不佳山頂周圍都是白牆,這次則能夠欣賞360度無阻的大景。一踏進茄苳坑古道就感覺到冷氣開放般的涼爽。離開溪谷陡上去時,也有強風吹進來箭竹密林中,讓我們沒那麼艱苦的登上最高點。大屯溪古道上也有涼風,整體來說是很涼爽的郊山行。 ---------------------
|
在淡水巴士總站等860線公車 |
我們七點半在捷運淡水站旁的公車總站集合,搭乘860公車前往三芝。在路上上來了另兩個山友,我們共11個人在8:24抵達三芝(二號倉庫)站。原來在此要轉乘8:50開的F132新巴士。過了8:50幾分鐘新巴士卻不來,覺得有點不對勁。然而發現在公車站裡貼著區公所的公告,說為應對當地媽祖遶行,停駛8:50開的F132。這麼巧!我們不謀而碰到一年一度的遶行!我們走去附近計程車等客的角落,分搭三部車前往青山路上的登山口。
|
下方粘貼著區公所公告 |
|
搭計程車前往登山口 |
|
@茄苳坑古道口 |
原來我們搭F132到木馬埕站,再徒步去登山口。搭計程車直接到登山口,可節省時間收回在三芝浪費的一部分時間。9:40所有山友集合到大水泥水塔的登山口,順便啟程。一進入茄苳坑古道,發覺有涼風吹過來。古道先走溪谷右岸大約12分鐘,途中經過古厝遺址。走到過溪處,過有點寬度但有跳石的溪流到對岸。對岸就是通往園柳古道的叉路口。
|
走良好的古道段 |
|
茄苳大樹 |
|
過第一次溪 |
|
幾乎埋沒在草叢的菁礐池遺址 |
我們行走左岸幾分鐘,經過菁礐池遺址。不過遺址多半是被草叢覆蓋,若沒有去年7月貼上的標籤很可能不發現而錯過。有一段步道旁有平行的粗大水管。再走去十幾分鐘,在小型瀑布前方過溪到對岸之後,上去幾分鐘又過溪。如此再過一次溪,繼續上去左岸的路徑,10:42看到對岸岩壁上的坑口。這就是所謂金孔的當時尋探金脈的坑口之一。從此前方高處看到瀑布,其上方有個平台。我們上去平台做第一次休息。
|
水管平行的路段 |
|
有新架繩 |
|
在小瀑布前過溪
|
|
又過溪 |
|
前方出現石塊砌成的人工平台 |
|
仙靈塚 |
平台相當寬闊,當時此地應該是尋探金脈的主要基地。平台旁有小台階,其上面有仙靈塚。它的後方有另一個石碑,表面刻著「蓬莱島護山之神」,其旁有昭和13年的日期。在石碑旁的山壁上開著一個金孔,裡面是滿滿的水。我們隊員裡的兩位,走到此地覺得有點不舒服而離隊返回去原路。11:07其餘九位繼續前進古道。上去一點右方看到另一個金孔。再上去雙邊的山壁越來越靠近,表示我們會快走到溪澗盡頭。
|
相當寬大的平台 |
|
平台旁的金孔 |
|
離開平台,旁邊有山神石牌 |
|
對面有個金孔 |
|
行經看似小山崩的路段 |
11:34我們經過與園柳古道叉路口,再上去一點踏進溪底黃色的小溪澗。此條溪流從第五號金孔流出來的。走在金孔前而離開溪澗,周圍只聽到不斷的蟬聲。陡上一段坡道,11:53爬到五腳松古道的叉路口。再爬上去沒多久我們就會進入箭竹林,所以雖平地很少但在此地休息用午餐。
|
溪澗越來越小 |
|
圓柳古道叉路 |
|
第五金孔 |
|
五腳松古道叉路口 |
|
箭竹裡的陡坡 |
用完餐後的12:20,我們開始爬最後的上坡段。從叉路口上去一點,果然進入箭竹密生林。比人還高的箭竹中有僅單人寬的陡峭山徑。一步一步爬上去彷彿無盡似的山徑,但今天還好有風吹進來。默默地上去大約20分,來到大石展望點。攀上大石俯瞰風景,就在眼下有一大片箭竹覆蓋的山脊,遠處是納骨塔的靈園,再遙遠地點就是海岸線。再上去幾分鐘爬到菜頭崙山頂(海拔1039m)。
|
大石上的展望 |
|
路況相當好 |
在今天行程中的最高點休息大約20分鐘後,我們走在很寬的箭竹中之康莊大道三,四分鐘,就到了叉路口。由此離開稜線下去竿尾崙支稜。此條路比剛才上來的路段有一倍寬,路況相當不錯。下去大約十分鐘,離開箭竹林進入雜木林。13:25來到下去大屯溪古道的叉路口,取右行進於山腰。看到往小觀音山西北峰路標,就上去山頂。在如此的好天時,周圍無草木的小山頂就是絕好展望台。
|
@小觀音山西北峰山頂 |
|
自竹子山(左方)至小觀音山北峰止的稜脈 |
|
北方三芝方向的展望,左邊的山頭是竿尾崙 |
|
取左下去大屯溪 |
我們充分欣賞360度無阻的大景,再由原路回去叉路口,往溪谷繼續下去。下去大約20分鐘的陡坡,來到叉路口。取右前進兩三分鐘,登上了清涼崙的小山頭。對面就是清風崙。回去一點在較平的地點坐下休息。涼風一直從背後吹過來,真是舒服極了。清涼崙的取名確實正確!今天台北是35度的高溫悶燒鍋,我們卻幸運在山上享受清涼風!
|
清涼崙 |
|
下到大屯溪古道叉路 |
14:22很不捨地離開休息點,繼續下去5分鐘,到了大屯溪古道叉路口。取右開始下去古道。與茄苳坑古道相比,大屯溪古道的路況好多,沒有草叢覆蓋的路段。自從11年前起,筆者到底走過大屯溪古道多少次?也許有十次吧。下去十分鐘,我們過溪從右岸到左岸。再下去又過兩次溪,14:46經過規模相當大的菁礐池遺址。昔日在此應該進行大量染料的生產。
|
行走大屯溪古道 |
|
過溪 |
|
菁礐池遺址 |
|
再過溪 |
又過兩次溪,繼續下去大屯溪左岸。15:00看到左邊上去金童嶺的叉路口。此條和前面經過的清風崙山徑都是過去十年來開通的新山徑。再下去一下,在平坦地點休息一陣。古道剩下的路段都是走左岸上。越下去山谷越寬,15:30走到岔路口。右方路徑是再過溪之後,就銜接柏油產道。我們則取左繼續下去土山徑。走大約十分鐘,看到往燒炭古道方向的叉路口路標,再下去幾分鐘到了古道口了。
|
金童嶺登山口 |
|
古道上最後休息處 |
|
山谷越來越寬廣 |
|
行進土徑 |
|
登山口 |
|
回頭看小觀音山群峰 |
|
到了三板橋 |
走下去水泥產道,從林間出來回頭看,農田上方林立著小觀音山的山峰群。繼續下去產道和小徑,16:02走到三板橋旁的休息處,有洗手間,洗手台和小涼亭。我們在此休息一陣。我們往北新莊起步走一下,有個山友發現F133新巴士再過二十分鐘會來。於是我們在三板橋旁等候。在16:42,F133終於來,大家搭上車。新巴士17:07抵達三芝公車站。三個山友直接轉乘巴士回去,其餘的山友包含筆者在附近的出名小籠包店「老地方」用餐再回淡水了。
|
搭乘F133新巴士回到三芝 |
|
老地方小吃店 |
----------------------
|
公告牌 |
沒預料的當地媽祖遶行,使我們的交通安排受到影響。不過最終很順利的走完重要的古道路段,也縮短了無聊馬路的路段。GPS紀錄表示我們只走了7公里。這次休息較多,活動時間為6小時10分鐘,總爬升680m,下降740m,路線體能指數20。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